什么是律师事务所函?
提到律师事务所函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这是律师才能写的专业文件吧?”其实不然!它是律师代表当事人与第三方沟通的正式文书,常用于调查取证、法律告知等场景。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调查令申请案例,律师事务所函就是律师持令调查时必备的“身份证明”。
那么,一份规范的律师事务所函该包含哪些内容?怎样避免踩坑?别急,接下来就为你拆解关键要点。
律师事务所函的三大核心要素
1. 基础信息要齐全
就像寄快递需要填收件人信息一样,律师事务所函必须明确标注:
– 发函律所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
– 承办律师姓名及执业证号(如参考文章中“刘伟利律师”)
– 函件接收方名称(如“上海证券交易所”)
– 关联案件基本信息(案由、案号等)
2. 请求事项需具体
含糊其辞是大忌!参考文中调查令申请的行为,明确写出:
– 需要调取的材料类型(如证券交易流水、资金明细)
– 时刻范围(“自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”)
– 独特要求(如冻结记录、关联账户信息等)
3. 法律依据不能少
为什么对方必须配合?一定要引用相关法条。例如:
–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七条(调查取证权)
– 《证券法》关于信息保存的规定
– 律师执业规范中的保密条款
写律师事务所函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把“律师事务所函”当万能钥匙
有的当事人以为只要律师出函就能调取任何信息。实际上,像银行流水、房产信息等敏感资料,通常需法院调查令配合(如参考文章中的场景)。
误区二:忽视格式细节
– 未加盖律所公章(电子函件需含电子签章)
– 漏附律师执业证复印件
– 用词口语化(如“麻烦你们给一下资料”)
误区三:超范围使用
律师事务所函≠律师声明!它主要用于程序性沟通,若要公开发表见解(如侵权警告),需改用律师声明或律师函。
怎样让律师事务所函更高效?
技巧一:提前沟通
像证券所、银行等机构常有固定模板,不妨先电话咨询要求(比如参考文中列出的详单就是按交易所规范准备的)。
技巧二:分层表述
复杂请求可分点列出,例如:
1. 调取A账户2020-2023年交易记录
2. 核查B资金账户的冻结情形
3. 提供开户时留存的身份证复印件
技巧三:注明保密承诺
参考文章末尾的行为,强调“仅用于本案诉讼”,能降低对方提供资料的顾虑。
小编归纳一下:小函件也有大影响
一份规范的律师事务所函,既是律师专业度的体现,也能为当事人争取关键证据。记住三个要点:信息完整如快递单、请求具体如购物清单、法律依据如说明书。下次需要时,不妨对照这份指南检查,或直接委托专业律师代劳!
(小提示:不同场景下的律师事务所函可能有差异,这篇文章小编将以调查取证为例,其他用途建议咨询无论兄弟们的代理律师哦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