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定义与组成
1. 颗粒混合物
砂砾石是由砂(粒径0.074~2mm)和砾石(粒径>2mm)组成的松散混合物。天然情形下,它由岩石经风化、水流搬运和磨蚀形成,颗粒多呈光滑无棱角状。人工级配砂砾石则通过机械破碎、筛分调整粒径分布。
2. 分类标准
根据粒径差异:
二、物理特性
1. 无粘性与渗透性
砂砾石缺乏粘性,颗粒间依赖机械咬合而非化学粘结,因此易受水渗透破坏(如冲刷、冻胀)。需通过级配优化或添加胶凝材料(水泥、石灰)增强稳定性。
2. 强度与稳定性
天然砂砾石硬度较低(莫氏硬度约4-6),但经破碎处理后,棱角增加可提升嵌锁力,进步抗剪强度。例如,破碎砂砾石混合料比天然砂砾石更适用于承重结构。
三、应用领域
1. 道路工程
2. 水利工程
3. 其他领域
四、与碎石、卵石的区别
| 特征 | 砂砾石 | 碎石 | 卵石 |
| 形成方式 | 天然风化或人工级配 | 机械破碎岩石 | 天然水流冲刷成圆形 |
| 表面情形 | 部分光滑,部分带棱角 | 多棱角,粗糙 | 完全光滑 |
| 粘结性 | 较低 | 高(与水泥结合紧密) | 低 |
| 典型用途 | 道路基层、坝体填充 | 高强混凝土结构 | 装饰、水下混凝土 |
五、现代工程创新
拓展资料
砂砾石作为基础建筑材料,核心价格在于资源丰富、成本低、施工便捷,但需针对性处理其无粘性、易渗透的缺陷。在道路、水利工程中,通过级配优化、胶凝添加或机械破碎提升性能,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工程材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