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A股为何如此强势?
A股近期强势突破3700点,创下近十年新高,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:这波行情能走多远?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,本轮上涨与过去“快牛”不同,流动性改善、资金转向股市、政策宽松预期成为三大核心支撑。数据显示,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已达8%,6月底以来加速上攻,市场心情明显回暖。
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A股波动从不缺席。这轮强势是昙花一现还是新起点?关键要看下面内容四大信号是否持续。
信号一:资金流向会逆转吗?
流动性是股市的“血液”。大摩监测的“自在流动性指标”6月首次转正,意味着银行体系有更多资金可流入股市。更需要关注的是,国债收益率从6月的1.65%升至1.78%,说明投资者开始对经济长期前景投下信赖票——钱正从债券搬家到股票!
不过这里有个隐患:如果收益率短期内冲太高,可能引发政策调控。就像2020年那样,央行一句“关注市场泡沫”就能让火热行情降温。因此,温和上升的收益率才是健壮牛市的标配。
信号二:政策“加油包”还够用吗?
眼下政策面堪称“神队友”:国务院会议强调基建、消费、房地产“三箭齐发”,特别是重提“稳楼市”,给市场吃了定心丸。业内预计,三季度可能还有地方性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,这将成为行情延续的关键催化剂。
但投资者要警惕政策节奏变化。比如四中全会前后,若政策重心从“稳增长”转向“防风险”,市场风格可能突变。记住2015年的教训——政策风向一转,杠杆牛瞬间变“熊出没”。
信号三:上市公司赚钱能力跟得上吗?
股价飞涨的同时,企业盈利必须同步跟上。好消息是,2025年一季报A股公司首次集体达标,如果二季报继续超预期,就能坐实“业绩牛”的逻辑。但若出现“股价涨30%,利润只涨5%”的背离,泡沫风险就会急剧上升。
特别要盯着两大行业:新能源和消费。前者代表政策红利路线,后者反映经济诚实复苏。它们的财报数据,就是行情健壮的“体温计”。
信号四:杠杆资金会引爆风险吗?
目前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,听着吓人?其实杠杆率只有4.8%,远低于2015年疯牛时的10%。这说明:当前行情主要由真金白银推动,而非配资炒作。但8月以来融资买入占比快速攀升,如果这个数字突破6%,监管层可能就要出手“拆炸弹”了。
重点拎出来说:盛夏行情可期,但需紧盯风向标
综合四大信号判断,A股强势大概率能延续到三季度末。摩根士丹利给出的沪深300目标位4700点,意味着还有10%上涨空间。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现在要做的不是追高,而是:
1. 每周查看国债收益率变化
2. 紧盯8-9月政策动向
3. 重点分析中报业绩超预期个股
记住,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。当身边大妈都开始推荐股票时,或许就该系好安全带了!你觉得这轮行情能火到年底吗?欢迎留言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