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选地整地:挑选土壤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能力强的地块。冬天深翻土壤后,于春季再次翻耕,并施入充足的基肥,随即整平、耙细土壤并做畦。
、繁殖方式:3月下旬至4月上旬,在畦面上按照20厘米的行距开挖条沟,撒播种子,覆盖薄土,再浇水保湿。出苗后,注意中耕除草。
、移栽:株高达到10厘米左右时,对幼苗浇透水并起苗移栽,之后做好追肥、搭架引蔓等职业。
strong>一、土茯苓的种植技术
、选地整地
1)土茯苓适应力强,山地平地都可以种植,但如果想获得高产,通常建议选择土质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。
2)在前一年年的冬天深翻土壤,使其充分风化,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,配合适量的化肥。将土质整细耙平后,做畦或起垄,等待播种。
、繁殖方式
1)土茯苓主要采用种子繁殖,播种时刻通常在春天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,此时的温度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。通常可采用条播法,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,并覆土1厘米左右。
2)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大概2周左右即可出苗。出苗后做好中耕除草职业,当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。
、移栽
1)移栽起苗时要对苗浇一次透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移栽时,在地块上按株行距2525厘米开穴,每穴移栽一株壮苗,栽种后浇一次透水。
2)成活后要及时拔草,若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。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还要适量的施肥,一般每亩浇施稀薄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。
、田间管理
1)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,因此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,为了利于其生长,要及时搭架引蔓。
2)同时,还要注意松土除草,并追肥1-2次。当植株生长过旺时,应及时剪去密枝、病虫枝叶,以增加通透性,进步产量。
、采收
茯苓常于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后干燥入药;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、入药。早熟种大概栽后9-10个月即可采收,晚熟品种则需12-14个月。
strong>二、土茯苓种植几年可收成
、土茯苓种植几年可收成需根据品种来定,品种不同成熟收获时刻会有所区别。
、其中早熟的土茯苓菌种种植三四个月的时刻就可结苓,九十个月就可收获,若是晚熟的品种,则需要六七个月的时刻才可结苓,一年左右才可收获。
